36氪首发 自研类器官芯片实现产业化「大橡科技」获近亿元Pre-B轮融资
36氪首发 自研类器官芯片实现产业化「大橡科技」获近亿元Pre-B轮融资抗癌药物36氪获悉,北京大橡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大橡科技)已完成近亿元Pre-B轮融资,由比邻星创投领投,乾道基金、陕投成长基金、百赢汇智等跟投。本轮融资后,大橡科技将继续加大研发和人员投入,升级类器官芯片(Organoids-on-Chips)平台,优化药物研发服务体系,扩展精准医疗商业网络。
大橡科技是36氪持续跟踪报道的一家企业,专注于类器官芯片技术的研发和转化应用,同时布局新药开发和临床应用(肿瘤精准医疗)两大领域。此前,大橡科技曾推出了三款可商用的“器官芯片”产品:针对药物肝毒性测试的肝脏模型、针对抗肿瘤药物研发的肿瘤模型、和针对脑部疾病药物研发的血脑屏障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多种病理、生理模型。
如今随着政策利好和行业利好的频出,以及新药开发领域产品的不断打磨成熟,大橡科技也在不断拓展自己的边际,在此基础上,利用类器官芯片建立了肿瘤类器官与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免疫细胞、血管细胞共培养的肿瘤免疫微环境模型,并以此开展肿瘤免疫药物、血管药物的临床药效预测,显著提高受试药物的种类,帮助患者更好评估一线治疗方案以及寻找后线治疗药物,极大提高了临床药敏的应用场景。
据悉,大橡科技自主研发的个体化抗癌药物敏感性检测产品——安可芯®将于今年正式上市,作为肿瘤患者的“体外肿瘤替身”,帮助患者筛选敏感的抗癌药物,为临床医生制定肿瘤个体精准用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据大橡科技CEO周宇介绍,相较于传统基于NGS的肿瘤伴随诊断手段,安可芯®是一种类器官芯⽚高仿生模型,能很好地保留肿瘤组织的细胞结构、分子特征,且其药物敏感性检测在预测患者疗效中的准确性较高,且具有体外操作周期短等诸多优势,在临床应用中会更受青睐;且相比患者来源的类器官(PDO),还显著提高了培养体系的稳定性。
其实,类器官芯⽚是2019年才被⾸次提出的概念,它整合了类器官和器官芯⽚技术路线的优势:在芯⽚上构建起器官⽣理微系统,再现相互依赖的器官功能,从⽽预测⼈体对药物或外界不同刺激产⽣的反应,⽤以模拟完整的⼈体结构。(类器官因为缺乏肿瘤微环境,这些肿瘤类器官很少表现出转移的态势,势必会限制研究人员对癌症转移的研究。)
2022年8月,FDA批准了全球首个基于“类器官芯片”研究(赛诺菲&Emulate)获得临床前数据的新药进入临床试验;9月29日抗癌药物,美国参议院通过了FDA现代化法案,意在推动减少临床前试验对动物的应用,代以用更现代的科学方法,例如器官芯片。据悉,截至2021年底,有近50项提交美国药监局的新药临床申报材料中包含类器官芯片数据。
在国内,2022年6月,多位临床专家共同编写的《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指导肿瘤精准治疗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正式发布,旨在推动肿瘤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在临床中的规范应用。去年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也连发三个与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相关的指导原则,首次将类器官列入基因治疗及针对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CGT)的验证指南当中。这些不仅助长了行业信心,也为国内利用类器官芯片指导CGT药物研发提供的政策依据。
从产业需求端来看,近年来CGT备受关注,是继化学药、抗体药之后未来10年创新药产业的新增长点。在这一新兴领域,国内外研究者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CGT技术路径新颖,过去应用于化学药、抗体药等研究的临床前生物模型不再适用,其与人体差异过大导致不能真实呈现药物响应的问题愈发凸显,并且其缺乏个体化药效评估能力等问题也开始浮现。类器官芯片作为一种次世代的高通量、高仿生体外生物模型构建平台,能精准解决这一痛点。
为了把握这一机会,大橡科技就此打造基于类器官芯片的CGT全流程研发平台,从靶点验证、毒理安评、药效和适应症拓展等多个领域,提供精准、高效且经济的药物研发解决方案,目前已与国内多家CGT头部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同时还与合作伙伴开展多个pre-IND研究,以期可以在国内完成首个类器官芯片IND案例。
周宇表示,根据现在整个新药开发领域管线的丰富程度,以及现有模型不能满足开发需求的药物领域,除了CGT,公司还在重点布局抗体药,病种聚焦在肿瘤、免疫性疾病、罕见病等领域,“全球有超过7000种罕⻅病没有治疗⽅法,其中只有约400种正在进⾏研究,很⼤原因就是缺乏模拟这些疾病的动物模型,肿瘤、⼼⾎管等重⼤疾病也⾯临相同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