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首届江苏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奖者
12月6日,首届江苏青年女科学家颁奖仪式举行,5位青年女科学家获此殊荣。多年来,她们潜心研究、默默耕耘,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她们,让科学殿堂闪耀巾帼力量、青年力量。
从黑龙江建三江垦区的黑土地,到江西鹰潭的红土壤,首届江苏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奖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梁玉婷的科研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我国三分之二的耕地属于中低产田,其中近三分之一的面积为红壤,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尽管这些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水热资源丰富,但产能却相对较低,主要是由于红壤酸、瘦、板、蚀的特性,以及存在的铝毒问题。梁玉婷研究员团队突破传统的物理化学改良方法,创新通过土壤微生物组调节的生态方法改良红壤。
“作物的根际土壤中存在着大量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它们对于作物的耐逆性和养分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这部分微生物的作用,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梁玉婷表示,团队从当地红壤的根际微生物中分离出具有强耐逆性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够降酸减铝,活化表层土壤中的磷库。通过这种方法,团队提高了田间条件下的水稻产能,增幅达到26%。
作为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首席科学家和国家杰青,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二级教授刘妍也是首届江苏青年女科学家奖的获奖者。她的研究通俗地讲,就是在体外培养一个模拟人脑结构的类器官——“迷你大脑”。“迷你大脑”就是在培养皿里人工培养的脑组织,模拟病人大脑的“迷你大脑”,可以携带患者所有的遗传信息,这样就可以用人脑类器官来研究人脑是怎么生病的。
“以往都是通过动物实验去研究脑疾病的发病机制,其实动物和人之间的种属差异还是很大的,所以用动物模型去研究人脑疾病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开发的人脑类器官就可以针对性地解决这一问题。”刘妍举例,像重度抑郁症这类精神情感疾病,目前没有很好的动物模型能够用来研究其发病机制,所以她们就从重度抑郁症患者身上获取一些血液,培养出抑郁症的人脑类器官,在此基础上解析重度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并开发一些新型、潜在的小分子药物。
加强基础研究,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获得首届江苏青年女科学家奖殊荣的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周芳芳认为,探索“从0到1”的基础性研究,并以之解决关键问题,让她在漫长艰难的科研路途中不断收获成就与乐趣。
2014年年底,周芳芳从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回国,来到苏州大学进行免疫学方面的研究,“我本身是江苏人,加上苏州的引才政策很有吸引力,当时义无反顾地选择来苏大。”周芳芳致力于感染免疫和肿瘤免疫研究,她从生理和病理两个相辅相成的方向出发,探究免疫响应的调控与机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成果。她的研究为在病理条件下加强抗病毒、抗肿瘤新药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实验室,教授祝艳的身影常年出现在这里肿瘤新药。她带领团队从事催化科学与技术研究,为新催化剂设计和新催化过程开发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新技术。
“80%以上的化工过程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催化剂,我们在构筑结构精确催化剂、建立明确构效关系、精准调控催化反应过程等方面开展深入探索和系统研究,希望能为催化科学发展作出贡献。”祝艳说。
作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青年人才,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张婷婷在指挥信息系统工程、无人系统智能指挥控制领域做了大量研究,解决了指控系统面向联合、全域、智能、无人的短板弱项,实现了时空一致的跨域指控系统一体化精准管控新方法。该项研究使得在无人控制条件下,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跨平台无人系统机动组网大范围、高分辨率涡旋追踪探测任务,创新了海洋观测新模式,填补了国际空白。
进入新时代,越来越多的女性科技工作者走上前台、勇当主角。据统计,江苏现有女性科技工作者300万人,其中126人成长为国家杰青、国家优青、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17人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走近首届江苏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