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群康招募!癌症、肿瘤、慢性病等患者临床试验招募

您所在位置:首页 > 肿瘤新药

新药研发如何跨越资本寒冬?专家:应坚持创新加强外部合作

信息来源:本站作者:发布时间:2023-12-06浏览量:

  新药研发如何跨越资本寒冬?专家:应坚持创新加强外部合作资本寒冬下,抗肿瘤创新药物的投资机会几何?11月30日,“肿瘤新药研发与个性化治疗——第25届中国医疗产业高峰论坛”在广州举办,来自肿瘤领域的专家学者、投融资机构、企业代表等共同交流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技术。有投资机构表示,当前投资会更加谨慎,建议企业加强外部合作,通过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

  我国新发肿瘤病例数占全球23.9%,居于全球首位;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为41%,与美国65%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王书航教授分析,此前,我国的抗肿瘤医药市场被仿制药主导,创新药物缺乏是中外差距的主要原因,药物研发滞后是当年肿瘤治疗存在的关键障碍。过去十年,中国药物研发表现出强大的活力,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药物可获得性大幅提升、上市时间显著缩短。

  本次论坛上,百吉生物研发拓展总监谭逸然从寻找好靶点、利用病毒抗原针对病毒相关肿瘤、免疫细胞改造策略、增强免疫细胞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因明生物研发副总裁林星雨介绍了分子胶水药物在难靶向癌症靶点中应用的研究,并表示期待发现更多种类的分子胶水-泛素系统;达冕生物CMO何嘉曦透露达冕生物算法可以实现肿瘤新生抗原预测,KRAS mRNA疫苗能有效抑制肿瘤增殖和转移相关的信号通路;金斯瑞蓬勃生物病毒业务部总监谢胜华详解了质粒病毒载体工艺开发和质量控制策略,并预测全球细胞治疗技术市场价值将以13.3%的年增长率在2028年达到78亿美元,其中免疫细胞疗法将占到细胞免疫的68%。

  “在门诊坐一天,会发现有些病人的药翻来覆去就是那一两种,隔段时间换着用。”王书航指出,虽然抗肿瘤药物创新研发取得了进展,但临床需求仍未满足,创新还要继续。我国已经具备创新能力,包括政策支持、基础沉淀以及医院能力和研究质量提升等。未来要以谨慎的心态、科学的理念、合理的体系以及专业的研究团队,不断突破,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创新药。

  资本寒冬之下,研发企业也感受到了寒意。创新药对投资机构是否还有足够的吸引力?

  特赛免疫创始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肿瘤研究所所长李亮平教授表示,近年来各项新技术的引进大大加速了研究进展肿瘤新药,不过,TCR细胞治疗的研发难度仍然非常大。生物医药投资周期很长,“需要一个标杆项目来带动投资。”

  中科科创生命健康科技产业投资部副总经理何思依观察到,当前,投资机构的投资逻辑发生变化,坚持投创新药的投资机构明显减少。她表示,中科科创保持了对该领域前沿项目的投资意愿,但也会更为谨慎,会更加考察项目的退出机制、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她建议,企业应坚持创新驱动,做好现金流管理,通过股权融资、合作开发等方式拓展资金来源。

  林星雨表示,医药创新是个很大的系统工程,作为一线研发人员,希望看到更多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市场形成稳定预期的政策出台,加速人才、资金、设施、市场各类资源的融合。

  王书航同样认为,要进行系统性地创新,各方应加强联系与交流,比如,临床研究与新药研发互相促进,就可以帮助提高效率。

  “虽然很难,但依然有企业成功融资,因此不必过于悲观。”广东医谷执行总裁谢嘉生认为,投资机构的看法代表了社会对创新药行业的一些普遍认识,需要换位思考。企业的确应该转变思路,加强外部合作,“改变过去那种‘一个人闷头干到上市’的思维惯性。”

  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机构:A股有望迎来慢牛行情,外资青睐富时中国A50指数丨ETF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