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群康招募!癌症、肿瘤、慢性病等患者临床试验招募

您所在位置:首页 > 肿瘤新药

临床试验招募肿瘤新药@全球英才中肿诚邀您依托申报海外优青!

信息来源:本站作者:发布时间:2022-09-03浏览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2021年起,设立国家自然科肿瘤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科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我中心重点引进肿瘤预防策略的基础及关键技术、肿瘤生态演进基础理论、肿瘤新型分子标志物与早期诊断、肿瘤新药创制关键技术和肿瘤精准治疗等研究方向的高层次人才;

  5.在2022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1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支持期内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3月,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四所肿瘤医院之一。中心是全国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雄厚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肿瘤学基地之一,承担国家肿瘤防治重任,在全国尤其是华南地区及港澳台的肿瘤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龙头作用,学科地位、综合实力居全国领先水平。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是国家重点学科(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肿瘤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是广东省癌症中心、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的依托单位。主办英文学术期刊 Cancer Communications(《癌症》杂志),多次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和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4年被SCI收录,2021年6月公布的JCR影响因子为10.392分,进入肿瘤学Q1区,2021年12月Cancer Communications 首次进入医学大类1区Top期刊行列,是唯一进入肿瘤学小类1区的国内期刊。

  中心以优秀的文化引才、聚才,凝聚高水平的医教研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176名,硕士生导师275名;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人才10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0余位。中心现有越秀、黄埔两个院区,实际开放病床数2118张(越秀院区1490张,黄埔院区628张),2021年门、急诊量122.9万人次,住院量18万人次,手术量3.4万人次,医疗业务量居全国肿瘤专科医院前列。2021年中心积极推进中山大学肿瘤医学科学中心(天河院区)规划建设,现已完成项目立项,天河院区规划1100张床位,总建筑面积28.8万㎡,并规划实验室面积7万㎡。中心将持续推进多院区建设,稳步向世界顶尖肿瘤中心迈进。

  中肿医疗技术水平领先,拥有软硬件条件亚洲一流的放射治疗中心、开展多个专科手术机器人微创手术;1998年率先在全国推行肿瘤单病种首席专家负责制,肿瘤新药组织制订各大病种多学科综合诊疗方案;近五年,逾60项来自临床一线的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公认,被全球肿瘤诊疗标准与指南采用。2021年中心学科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荣膺复旦大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肿瘤专科声誉榜第2位,科技影响力位列医科院中国医院科技量值肿瘤专科医院第2位,在Nature Index自然指数排名中位列全球肿瘤医院第4、中国肿瘤专科医院第1。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山大学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建设 ,于2005年获科技部批准成立。近五年,实验室以华南特色和高发的鼻咽癌、肠癌、乳腺癌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了16万人的大规模人群队列,在病毒致癌分子机制、肿瘤微环境的调控及肿瘤代谢等领域取得系列原创性的理论突破;在基于液体活检和人工智能的肿瘤早诊技术等领域突破了技术性瓶颈,为肿瘤分子标志物的发现及新药研发储备了关键核心技术;开展了系列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制定了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及鼻咽癌精准诊疗等关键策略。鼻咽癌和消化道肿瘤的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提高24%和33%,达国际领先水平。41项研究成果被美国国立癌症网络(NCCN)等国际临床诊治指南引用,指导了国内外临床实践。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Cell、N Engl J Med、JAMA、Lancet等国际顶级期刊。肿瘤新药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项)、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在2021年全球科研机构自然指数榜中居全球癌症研究机构第四。未来,实验室将进一步坚持“四个面向”,整合校内及粤港澳大湾区优势科研资源等措施,努力建设成为世界级肿瘤医学重大创新基地、国家创新药物/技术研发转化基地、国际肿瘤医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和世界性疑难肿瘤诊治中心。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平台覆盖了从分子水平到动物水平,可以满足单个基因和蛋白到多组学的多维度实验需要,主要研究平台有:

  基础实验平台:包含N-SIM/ STORM超高分辨和活细胞工作站等荧光显微系统、包含14色的流式分选在内的细胞分析系统、以及完备的蛋白质结构和生化研究系统,实验室还建成了配备动物和细胞辐照仪的放射生物医学平台以及配备小动物PET-CT等设备的分子影像平台。

  多组学研究平台:基于高通量测序和多功能质谱技术,可以满足肿瘤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方面的研究。重点实验室也依托中山大学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提供多组学的分析服务。

  模式动物中心:可以提供SPF级小鼠和转基因小鼠的制备、饲养和繁殖,可以开展各种动物实验。

  重点实验室还充分发挥院所合一的优势,利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高水平肿瘤专科医院丰富的临床资源方面建立了若干平台:

  医疗大数据及生物信息平台:包含了多病种的肿瘤数据库以及患者的全量信息,大数据处理也可以借助于中山大学“天河二号”超算平台,为科研提供强大的支撑;

  医学生物资源中心:拥有全国存储容量最大的负八十度全自动化的肿瘤生物样本存储系统,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该平台已存储超过350万份血液、50万份组织标本在内的各类肿瘤样本;

  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中心:可以开展Ⅰ-Ⅲ期新药临床试验,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疗效评价以及疗效预测标志物开发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实现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无缝对接。

  3、认定为博士生导师,积极支持招收博士后(由中心承担85%以上的人力成本,博士后在站时间2-3年)

  1、科研助手及技术员:配备Sub-PI及技术员各一名,人力成本由中心承担,其余可使用中心配套经费由课题组雇请

  2、中山大学广州校区设有附属中小学、幼儿园,为引进人才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中山大学及中心组织同行专家及相关职能部门为项目申报提供全程专业服务和指导临床试验招募肿瘤新药@全球英才中肿诚邀您依托申报海外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