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群康招募!癌症、肿瘤、慢性病等患者临床试验招募

您所在位置:首页 > 肿瘤新药

群康临床试验招募【活动总结】恺思·临床试验招募肿瘤医疗与新药研发新春论坛圆满举办,肿瘤新药

信息来源:本站作者:发布时间:2022-05-14浏览量:

  群康临床试验招募【活动总结】恺思·临床试验招募肿瘤医疗与新药研发新春论坛圆满举办,肿瘤新药2019年03月30日,恺思俱乐部联合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和国家新药筛选中心成功举办了“恺思·肿瘤医疗与新药研发”新春论坛,这是恺思俱乐部第35期沙龙,暨临床研究系列沙龙的第3期。

  本次论坛邀请了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副院长丁罡博士、新华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陈思宇博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研究员周宇波博士和凯杰(苏州)转化医学有限公司副总裁汤郡博士。四位分别来自医院、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的重量级嘉宾分享了自己在肿瘤诊疗、新药研发和转化医学方面的工作经验。在圆桌讨论环节,更有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杨春皓研究员和上海杰医医药科技创始人许俊才先生参加,嘉宾们对肿瘤诊疗和转化医学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嘉宾们观点犀利,字字珠玑,句句箴言。

  丁罡副院长以《肿瘤诊疗新模式的探索》为题,首先介绍了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肿瘤科的特色。作为高端的私立医院,这里具备顶尖医生、尖端器械、国际化机制、前沿药品和个性化服务五大优势。他领导医生对肿瘤诊疗的新模式进行探索,建立了诊断、治疗、样本、数据、随访的一站式全周期闭环平台,并用两个真实案例表达了他对这一肿瘤诊疗模式的信心,强调肿瘤的正确诊断非常重要。此外,他指出肿瘤患者会经历初期筛查诊断(5%),中期治疗(80%)和后期姑息疗法(15%)三个阶段,希望新药研发能够针对后期姑息疗法给予更多的关注。

  陈思宇主任以《肿瘤的药物治疗,何去何从?》为题,结合自己在肿瘤科的临床经验,比较了肺癌、乳腺癌和胃癌等几个病种药物治疗策略的发展和现状。陈主任以临床医生的思维启发大家修正新药研发思路,围绕选择合适的药物、把握用药时机和选择药物剂型等临床问题深入剖析了肿瘤药物治疗存在的问题。同时,她指出中国抗癌药物研发仍存在很多挑战,比如有资质的I期临床研究中心分布失衡、合作组织稀缺、临床研究设计缺乏创新、I期研究忽视中国人群特征等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周宇波研究员以《抗血液肿瘤的靶向小分子药物研究现状与展望》为题,以多发性骨髓瘤为例,举例了度胺类药物、HDAC抑制剂、BTK抑制剂等药物发展的案例。他重点介绍了自己课题组开发的处于临床1期的HDAC抑制剂倍赛诺他和LSD1抑制剂DC551040的开发历程。对未来药物开发的方向,周宇波研究员认为需要重视生物标志物的挖掘,建立与临床疗效匹配性高的药理评价体系,加强与临床医生的合作交流等。

  汤郡博士以《肿瘤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和伴随诊断应用》为题,深入阐述了肿瘤治疗中生物标志物的重要作用。汤博士对目前免疫治疗中的各种生物标志物进行分类讲解,包括PD-L1,MSI/dMMR,TMB等生物标志物在临床诊疗中的具体应用,并介绍了肿瘤微环境、肿瘤新药肿瘤新生抗原、ctDNAs等有前景的生物标志物的发展。汤郡博士建议抗肿瘤新药在临床试验阶段应尽早进行生物标志物的确立和诊断方法的开发,制定合适的临床策略,从而提高临床成功的概率。

  试药员

  在圆桌讨论中,五位嘉宾针对组委会和现场观众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刻探讨。陈思宇主任和周宇波研究员重点讨论了如何通过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指导新药研发立项,认为研发机构与医院之间的交叉互动最为关键;杨春皓研究员对国内某一靶点药物扎堆聚集的情况提出了见解,他认为企业应该寻找自身优势,瞄准市场痛点,进行差异化开发;汤郡博士则呼吁肿瘤诊治的数据应该互通互享和系统分析,尽快建立产业联盟,避免形成数据孤岛,才能更好的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许俊才先生从临床研究的科学性与合规性出发,呼吁尊重科学与人性,指出我国的临床研究水平仍有待提高。

  本次论坛吸引了超过100名观众到场,观众们时而锁眉沉思,时而茅塞顿开,时而阵阵掌声,纷纷表示不虚此行。经过嘉宾与观众多角度的思维碰撞与交融,让人感受到肿瘤临床诊疗处处充满挑战同时也蕴含着勃勃生机。至此,本次“恺思·肿瘤医疗与新药研发”新春论坛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