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生物公布2款双靶点眼科新药最新临床数据
11月6日,信达生物发布新闻稿称,在2023年美国眼科学会(AAO)年会上公布了两项最新临床研究结果,分别为
IBI302是一种双特异性重组全人源融合蛋白。其N端为VEGF结合域,能够与VEGF家族结合阻断VEGF介导的信号通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生存、增殖,从而抑制血管新生,降低血管渗透性,减少血管渗漏;C端为补体结合域,能够通过特异性结合C3b和C4b,抑制补体经典途径和旁路途经的激活,减轻补体活化介导的炎症反应。IBI302潜在通过同时抑制VEGF介导的新生血管生成和补体活化通路,发挥治疗作用。
本次在大会上公布的是IBI302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的2期研究最新结果。该试验旨在评估IBI302治疗nAMD的疗效和安全性,231例nAMD受试者按1:1:1随机接受2mg IBI302、4mg IBI302或2mg阿柏西普治疗(3针每四周一次的负荷治疗,之后每8周间隔给药,整个试验持续至52周)。研究的主要终点为36周时研究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较基线的改变。
研究结果显示,第36周时IBI302 2mg/4mg组BCVA改善情况非劣于阿柏西普2mg组。第36周时IBI302 2mg组、IBI302 4mg组、阿柏西普 2mg组BCVA较基线个字母。各组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的视网膜中央厚度(CST)改善情况相当。
观察到IBI302预防黄斑萎缩和纤维化发生的初步信号。第52周时IBI302 2mg组、IBI302 4mg组、阿柏西普2mg组OCT上黄斑萎缩的发生率分别为5.2%、5.2%、9.1%;彩色眼底照相上纤维化的发生率分别为16.9%、11.7%、14.3%。
安全性方面,IBI302 2mg组、IBI302 4mg组、阿柏西普2mg组安全性相当。IBI302组无眼内炎或视网膜血管炎发生。
IBI324是一款抗VEGF-A以及抗Ang-2双靶点特异性重组全人源化抗体。其N端能够阻断VEGF-A介导的信号通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生存、增殖,从而抑制血管新生,减少新生血管渗漏;C端为Ang-2结合域,为信达自主筛选获得的抗Ang-2,不结合Ang-1,抑制Ang-2与Tie-2受体结合,改善对其他炎症因子的敏感性,进一步稳定血管,抑制血管渗漏。IBI324同时阻断VEGF-A和Ang-2的双重机制,可能为DME患者带来更多临床获益。
本次在大会上公布的是IBI324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1期研究最新结果。该研究旨在评估IBI324治疗DME的安全性、耐受性及有效性,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单次给药(SAD)阶段和多次给药(MAD)阶段。
研究结果显示,安全性方面,4mg/眼为研究中最大耐受剂量。研究期间未发生眼部严重不良事件、眼内炎症及剂量限制性毒性。SAD阶段,至给药后第42天,IBI324各剂量组BCVA和CST均较基线有所改善。MAD阶段,至第三次给药后4周(第84天),IBI324 2mg和4mg组BCVA较基线个字母。
两项临床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新药资讯、中国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孙晓东教授表示:“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均是累及黄斑区域的致盲性眼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抗VEGF药物是此类疾病的一线治疗选择,能延缓疾病进展。然而现有的抗VEGF药物需要频繁注射和随访,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导致不少患者长期治疗疗效欠佳。在抗VEGF的基础上开发多靶点药物是目前眼底病药物研发的趋势。信达生物两款眼科产品IBI302和IBI324分别在nAMD和DME患者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未识别新的安全性风险信号。我们期待通过多靶点药物的探索,早日为广大眼底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更多选择。”
信达生物制药集团临床开发副总裁钱镭博士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够在美国眼科年会(AAO)大会上分享信达生物眼科产品IBI302和IBI324的最新临床研发进展。IBI302和IBI324在nAMD和DME中分别展出了积极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目前高剂量IBI302的3期临床试验已经启动,并完成了首例受试者给药新药资讯。除了关注视力和视网膜水肿改善,还将探索IBI302在长间隔给药、抗黄斑萎缩与视网膜纤维化的潜力。我们期待与临床专家深入合作,推进临床研发进程。希望信达生物开发的创新分子造福更多患者。”信达生物公布2款双靶点眼科新药最新临床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