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云分享资讯:全球新药研发进展快报 2023
4月17日,艾伯维宣布,欧盟委员会(EC)批准Rinvoq(乌帕替尼,45mg[诱导剂量],15mg和30mg[维持剂量])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CD)成人患者,这些患者对常规治疗或生物制剂反应不充分、无反应或不耐受。乌帕替尼是首个获批治疗CD的口服Janus激酶(JAK)抑制剂。欧盟委员会的批准得到了两项诱导治疗研究(U-EXCEED和U-EXCEL)和一项维持治疗研究(U-ENDURE)的数据支持。乌帕替尼在诱导治疗和维持治疗研究中的共同主要终点和关键次要终点相较于安慰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这3项研究均达到了临床缓解(clinical remission)和内镜应答(endoscopic response)的共同主要终点。其中,临床缓解通过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或患者报告的大便频率/腹痛症状(SF/AP)来衡量。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炎症,发作时会引起持续性腹泻和腹痛。它是一种进行性疾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也可能会出现需要紧急医疗护理(包括手术)的并发症。克罗恩病的体征和症状是不可预测的,因此它给患者造成了身体、情感和经济上的重大负担。乌帕替尼获批治疗克罗恩病意味着这类患者又多了一种治疗选择。
4月15日,葛兰素史克(GSK)在欧洲临床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大会(ECCMID)上公布了新一代抗生素Gepotidacin治疗非复杂性尿路感染(uUTI)的两项关键III期研究(EAGLE-2和EAGLE-3)积极数据。在两项研究中,Gepotidacin均非劣效于呋喃妥因(Nitrofurantoin)。基于该研究结果,GSK将于2023年Q2向FDA递交Gepotidacin的上市申请。Gepotidacin是GSK开发的一种靶向拓扑异构酶II(Top II)的first in class新型口服抗生素,其结构属于三氮杂苊烯类,不同于现有的喹诺酮类抗生素。相比于喹诺酮类抗生素(单一抑制Top II或Top IV),Gepotidacin具有全新的作用机制,可选择性且均衡抑制细菌DNA回旋酶(Top II的一种)和Top IV,从而抑制细菌DNA复制。由于Gepotidacin对Top II和Top IV为均衡抑制,因此,当这两种酶均发生突变时才会显著影响细菌对Gepotidacin的敏感性。EAGLE-2和EAGLE-3均为全球性、随机、双盲、非劣效性(界限值为10%)临床试验,共纳入了3136例患者,旨在评估Gepotidacin(1500mg,每日2次)对比呋喃妥因(100mg,每日2次)治疗uUT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第10~13天治愈检验期(TOC)访视时产生治疗应答(包括临床应答和微生物学应答)的患者数量。
4月16日,Moderna在2023年AACR大会上公布了个性化肿瘤疫苗mRNA-4157联合默沙东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切除后、高复发风险(III/IV期)黑色素瘤患者的IIb期KEYNOTE-942(mRNA-4157-P201)研究的最新结果。数据显示,与Keytruda单药相比,mRNA-4157联用Keytruda在主要无复发生存期(RFS)这一主要终点达到了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改善。Moderna的个体化肿瘤疫苗旨在通过mRNA编码肿瘤患者肿瘤细胞中因基因突变而产生的新抗原。当mRNA-4157肿瘤疫苗被注射入患者体内时,mRNA所携带的新抗原序列会被翻译成蛋白质,并通过体内的抗原呈递,刺激产生T细胞抗肿瘤反应,诱导肿瘤特异性应答。据Moderna披露,该肿瘤疫苗需要利用手术获取患者的组织进行个性化制备,周期约为45天。此前,FDA已授予mRNA-4157联用Keytruda作为高危黑色素瘤患者完全切除后的辅助治疗的突破性疗法认定。基于个性化肿瘤疫苗的积极结果,Moderna表示将于2023年启动mRNA-4157+Keytruda联合疗法黑色素瘤适应症的III期研究,并将拓展包括非小细胞肺癌等更多适应症的相关研究。
近日,由康希诺生物与美国生物制药公司Ocugen合作的用于治疗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和Leber先天性黑矇的新型基因治疗候选产品OCU400已在美国获得积极的Ⅰ/Ⅱ期临床数据。2019年,康希诺生物与Ocugen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康希诺生物凭借成熟的质粒生产、腺病毒载体开发与生产、分析方法开发与质控平台,以及丰富的物料检测放行和临床申报资料撰写经验,与Ocugen紧密合作,完成了OCU400的生产工艺和分析质控方法开发,并为其在美国开展的Ⅰ/Ⅱ期临床研究提供了质量合格的临床试验产品。OCU400是Ocugen基于其修饰基因治疗平台(modifier gene therapy)开发推进的第一个候选药物,具有广泛有效地恢复视网膜完整性和功能的潜力,可用于广泛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包括RP和Leber先天性黑蒙。OCU400由视网膜核激素受体(NHRs)基因NR2E3的功能性拷贝组成,使用AAV载体将OCU400递送至视网膜中的靶细胞。作为有效的调节基因,NR2E3在视网膜内的表达可以帮助重置视网膜稳态,稳定细胞并潜在地挽救光感受器变性。OCU400旨在改变参与维持视网膜稳态的基因关键网络的表达,以补偿原始基因突变引起的损伤。Ocugen的修饰基因治疗平台旨在靶向调节视网膜内多种功能的核激素受体 (NHR),使其有可能通过单一产品解决许多不同的基因突变,进而解决多种视网膜疾病。
4月17日,捷思英达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其小分子创新药Aurora A激酶抑制剂VIC-1911与奥希替尼联用的中国临床试验Ib期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开放、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的I期临床研究,主要用于评估Aurora A抑制剂VIC-1911与奥希替尼联合治疗对EGFR-TKI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初步疗效。该研究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担任牵头研究者,已经顺利完成剂量递增阶段入组和剂量限制性毒性观察,目前正式进入剂量扩展阶段。VIC-1911是新一代、高选择性和临床安全的Aurora A激酶抑制剂,在美国临床处于I/II期开发阶段,有两项临床研究处于入组状态:(a)VIC-1911联合环磷酰胺(PTCy)和西罗莫司(Sirolimus),用于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临床I/II期研究,(b)VIC-1911单药以及和索托拉西布(Sotorasib)联用治疗KRAS G12C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I期研究。EGFR基因突变在中国肺癌病人比例最高,每年新发病人约25万。已经有3个第三代EGFR抑制剂新药(奥希替尼、阿美替尼和伏美替尼)在中国获批上市。奥希替尼全球销售额在2027年预计将达93亿美元(Cortelis,2022)。第三代EGFR抑制剂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疗法,比第一代/第二代EGFR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具有更好的疗效,然而在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后也容易出现耐药。临床前研究显示:VIC-1911和奥希替尼联用,体内外都可以显著改善奥希替尼的疗效,抑制其耐药机制的形成。捷思英达率先在中国获批开展Aurora A抑制剂和奥希替尼的联用临床研究,将有望克服第三代EGFR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上的耐药问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4月17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布,子公司瑞石生物注射用RS2102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拟用于特异性皮炎患者的治疗,将于近期开展临床试验。新闻稿指出,RS2102可通过选择性扩增调节性T细胞,抑制自身免疫/炎症反应。临床前研究显示,其在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和迟发型免疫反应模型中具有显著的免疫抑制效应且安全性良好。目前,国内外尚无同类药物获批上市。截至目前,注射用RS2102相关项目累计已投入研发费用约5416万元。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变复杂,临床表现和症状多样,典型的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干燥、龟裂或鳞状的斑块、皮肤瘙痒——尤其是夜间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些患者面对的是病程漫长的折磨,以及临床缺少长期有效控制疾病疗法的现状。瑞石生物是一家专注于自身免疫及炎症性疾病领域的新药研发公司,在临床开发和全球运营方面具有优势。公司成立于2018年1月,总部位于上海张江,在北京、武汉、美国芝加哥设有办事处。公司汇聚全球业界顶级临床及药物发现人才,并以行业领先的临床试验效率为傲。
4月15日,百吉生物发布新闻稿称,公司第二条产品管线EBV阳性淋巴瘤适应症1/2期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批准。这是一款针对EBV阳性鼻咽癌和淋巴瘤的基因修饰的自体T细胞制品,刚于上周在中国获批临床。EB病毒(EBV)感染全球近95%人口,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I类致癌物,与其相关的肿瘤主要包括鼻咽癌、胃癌新药资讯、肺癌、淋巴瘤和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等。由于EBV具有明确的嗜淋巴细胞特性,对于免疫系统受损,特别是T细胞功能受损的人群,EBV被确认可以直接诱发淋巴细胞癌变。部分骨髓移植或者经过抗CD7 CAR-T治疗后的患者,体内EBV出现重新激活甚至发展为EBV阳性淋巴瘤。此次百吉生物在美国获批临床的是一款基因修饰的自体T细胞制品。该产品采用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技术,通过采集患者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在体外进行基因工程化改造,增强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识别与杀伤效力。回输进患者体内的自体T细胞可以通过多种免疫机制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提高机体针对肿瘤的免疫反应。据悉,该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前期探索性临床中得到初步验证。
4月17日,汉康生技(HanchorBio)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创新融合蛋白HCB101获得美国FDA授予新药临床试验(IND)许可,即将开展多地区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此药将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及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HCB101是一款与IgG4-Fc连结,经过工程化改构的SIRPα融合蛋白。它利用了结构引导的蛋白设计和工程改造,并辅以相对应的筛选技术。该产品通过阻断巨噬细胞和癌细胞之间的“不要吃我”信号来触发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大量临床前的研究数据显示,HCB101可成为一款比其它CD47单克隆抗体或SIRPα融合蛋白更为安全而且更有效的生物制剂。此外,从定量RNA转录分析得知,对比于其它相关的临床药品,HCB101在癌细胞内及肿瘤微环境引发了明显不同的基因表达,这表示HCB101可能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汉康生技总经理兼首席科学官卓宗显博士表示,基于他们在15种不同的小鼠异种移植肿瘤模型的研究,无论是在血液瘤或实体瘤,单一疗法还是联合药物治疗,HCB101都显示出较好的抗癌功效。尤其是把HCB101与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同类型药物作对比后,其优势更加明显。不仅如此,HCB101在食蟹猴毒理学研究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尤其是没有观察到红细胞及血小板水平的异常,这是一个安全性差异化的重要指标。他们将尽快推进HCB101的临床试验,并继续致力于创新药品的研发,进而开拓免疫治疗的领域,并解决大量病患对现今疗法仍无法获益的临床需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无量云分享资讯:全球新药研发进展快报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