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群康招募!癌症、肿瘤、慢性病等患者临床试验招募

您所在位置:首页 > 新药资讯

群康临床试验招募新药资讯核心业务毛利率走低!“猴茅”昭衍新药溢价收购两公司为哪般?临床试验招募

信息来源:本站作者:发布时间:2022-08-13浏览量:

  群康临床试验招募新药资讯核心业务毛利率走低!“猴茅”昭衍新药溢价收购两公司为哪般?临床试验招募刚完成两家实验模型公司股权收购,《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公告》旋即披露。或受消息影响,今年6月20日,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昭衍新药,A股603127.SH,港股A股跌停,随后公司股价经历大幅下跌后又缓慢爬升。截至7月1日,收于115.1元/股。

  近年来,随着医药创新高景气,临床前CRO行业快速发展,实验用猴已成为相关业务关键稀缺资源,不仅需求猛增,价格也日渐飙升。但截至2021年底,有“猴茅”之称的昭衍新药生物资产合计2.34亿元,较同期一些企业存在差距。收购两实验模型公司也或以自用为主,主要为公司临床前安评业务“保驾护航”。

  那么,野生动物交易放开是否对实验用猴市场供给造成冲击?实验猴价格如何走向,昭衍新药经营及业绩影响如何?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对于前述三部委通知,业内多认为与实验猴没有关联。国金证券则分析,对商品猴供需没有直接影响,短期来看,今年下半年商品猴价格仍稳中有升。

  不过近几年来,昭衍新药核心业务非临床CRO业务(即临床前CRO)的毛利率、综合毛利率持续走低;且2020年、2021年,剔除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影响,公司净利润增速及净利率仍有改善空间。此外,2020年以来,公司董监高、控股股东频频减持,进入2022年减持步伐也未停止。

  针对野生动物交易放开对公司经营影响、猴源布局、利润增速以及减持等问题,《投资时报》研究员向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寻求沟通,前述负责人表示,慢性病野生动物交易放开,主要影响观赏类、经济类动物,实验动物不在其范围内。而针对实验动物的政策,目前尚无最新消息。

  资料显示,实验模型是药物临床前评价的主要实验对象,实验用非人灵长类动物更是临床前研究的重要品种。实验动物供应和质量,是临床前评价业务能否执行的基本保证。换言之,若实验模型不能稳定供应,或价格提高,都会对企业经营带来影响。

  根据公司年报显示,昭衍新药的生物资产主要包括用于繁殖及药物非临床研究的实验模型,前者分类为生产性生物资产,后者分类为消耗性生物资产。截至2021年末,公司消耗性生物资产余额1.60亿元,生产性生物资产余额7411.49万元(实验猴7410.16万元、实验鼠1.33万元),均较期初余额大增。

  但相比同期药明康德(维权)(603259.SZ)的生物资产余额14.89亿元(消耗性7.56亿元、新药资讯生产性7.34亿元)、康龙化成(300759.SZ)约4.76亿元(消耗性3.33亿元、生产性1.43亿元),显然昭衍新药与两家公司存在差距。

  一方面是储备有限,另一方面或是受新药研发节奏加快、疫情等因素驱动,实验用猴市场供应长期紧缺,导致“猴价”持续攀升。根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下称中检院)采购公告,2018年6月,中检院对食蟹猴采购单价尚为1.4万元/只,但在2019年12月,采购单价已达3万元/只。到了2022年3月、6月,单价更是飙至13.25万元/只、19.4万元/只。

  出于对关键实验模型战略储备、成本控制,以及公司非临床CRO业务扩张需求,2022年4月底,昭衍新药对外披露以9.75亿元、8.30亿元溢价收购广西玮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西玮美)、云南英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云南英茂)100%股权。两家公司主营业务均为实验模型繁育、饲养和销售,收购于6月上中旬完成。

  截至2021年底,广西玮美净资产1.47亿元,云南英茂净资产1.37亿元;2021年,广西玮美营收、净利润为8047万元、5225万元,云南英茂为5801万元、3202万元。两家公司股权作价较高,均是主要因实验模型需求大增、市场供给不足,以致于价格上升,两家公司存货和生物性资产评估增值较多。

  但6月17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披露,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委联合决定停止执行此前公布的《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公告》,一度引发市场对放开野生动物交易导致价格下跌担忧。或受消息面影响,6月20日,昭衍新药A股跌停,单日流通A股市值骤减40亿元。

  不过,国金证券认为,2020年因疫情原因,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海关停止进出口。当下考虑到海外新冠病毒、猴痘病毒等多种潜在病毒、病菌存在,2022年放开进口可能性较小。按照现有政策,只能进口种猴不能进口商品猴;而非人灵长类动物繁育周期较长,食蟹猴出栏周期4年左右(进口种猴、妊娠半年、F1代幼猴3岁左右出栏),种群扩张6年左右,考虑到猴周期,繁育F1代最早要2026年出栏,故短期对商品猴供给没有影响。并且其预计,2022年下半年食蟹猴价格将稳中有升,2023年整体保持平稳。

  昭衍新药相关负责人在回复《投资时报》研究员时也表示,上述消息主要对观赏类、经济类动物影响较多,对于实验动物没有影响;同时,若放开进口实验动物,理论而言也应开放出口。进出口同时放开,有可能会加剧实验用猴紧缺情况,反而造成价格走高。

  公开资料显示,昭衍新药主营业务包括药物非临床研究服务(即非临床CRO业务)、药物临床试验及相关服务(即临床业务)、实验模型的供应。其中,非临床CRO业务是公司核心业务,包括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药效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服务和药物筛选。

  尽管年度业绩增速不俗,但若详细分析昭衍新药盈利指标不难发现,公司净利率虽一路走高,由2017年的25.37%升至2021年的36.69%,但综合毛利率却持续走低,已由2017年的56%左右,降至2021年的48.73%。

  分业务来看,非临床CRO业务的毛利率已由2017年约57%,逐年递减至2021年的49.0%,创2017年以来新低。临床业务的毛利率也由2020年的49.79%,降到2021年的35.97%。

  而2020年、2021年公司净利润能保持“高双位数”增长,离不开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的加持,该项指标上述两年为0.59亿元、1.58亿元。若剔除此项收益影响,昭衍新药的净利润或为2.55亿元、3.99亿元,增速放缓至43%、57%左右,净利率不到24%、27%。

  另外,2020年以来,该公司董监高及大股东频频减持。其中,董事顾晓磊及一致行动人顾美芳、控股股东、实控人冯宇霞和周志文减持较多。且进入2022年,上述四人减持步伐并未停止。

  根据6月11日公告,顾晓磊及顾美芳计划减持上限228万股、653万股;截至6月25日,顾美芳已通过大宗交易减持477.5万股,金额约为4.82亿元,二人持股比例仅为4.84%、2.38%。此外,今年5月11日至6月10日,冯宇霞、周志文也合计减持683.23万股,金额约为6.95亿元。

  针对利润增速情况,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但公司业务集中,且今年新签订单不少,只要实验动物跟得上,就能保证订单执行下去,业绩自然稳步发展。

  对于股东减持,该负责人表示,由于上市公司披露年报、季报有窗口期,窗口期内高管无法减持,所以5月、6月相对来说就是较为集中减持时间。且除了大股东有其他实业的资金需求,减持额度较多,新药资讯其他股东减持数量并不多。而IPO前进入的一些资方,由于后续退出也造成减持状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