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园 全方位防治冬季儿童呼吸道疾病
进入冬季,呼吸道感染高发,又叠加断崖式降温,让夜夜坚守医院急诊部的患儿和家长苦不堪言,更有甚者“二刷”“三刷”候诊大厅。为了帮助家长科学照料患儿,避免孩子反复感染发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申昆玲教授给出了详尽的解读和建议,供家长参考。
冬季是呼吸道感染高发的季节,很多呼吸道病毒都有季节性,病原体在温度比较低的状态下普遍更为活跃。近期,混合感染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流感、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交织叠加。申昆玲教授指出,80%的孩子基本上都可以随着时间推移,配合对症治疗,如抗菌、抗病毒的治疗或者抗支原体的治疗,逐渐好转,只停留在上呼吸道感染。约15%的孩子可能蔓延到周边,其中约5%的孩子有可能发展为肺炎,极少部分可能发展成重症,比如重症肺炎、胸腔积液,严重的发生呼吸衰竭乃至多脏器功能衰竭。导致重症的高危因素有很多,早产儿或者本身罹患基础疾病,比如慢性呼吸系统发育不全、先天性心脏病,或者有免疫缺陷,肿瘤化疗患儿或者脑瘫患儿也可能会发生呼吸道重症。无创通气、有创通气和ECMO等先进医疗救治设备的临床运用越来越成熟,足以应对各种呼吸道重症,病死率几近于零。病原体感染后的检测对明确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非常关键,临床上以及普及抗原检测,如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支原体、鼻病毒、流感病毒等的检测,有助于指导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
呼吸道感染后的人叉感染需引起高度重视。呼吸道病原体传染能力称作R0,即传播指数。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例,如果传播指数能够达到4,也就是说从一个人可以传染四个人,传播能力强;而不同感染状态、感染不同病原体的人群聚集在一处,造成了所谓叠加感染或者交叉感染。此时,防范交叉感染的非药物干预非常重要,就医时要戴口罩,尽量避免在医院内逗留和聚集。预防的收效远胜于治疗,因此,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非常关键。
均衡饮食:确保孩子的饮食富含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A、C、锌等,这些都是加强免疫系统的关键元素。
适度运动:鼓励孩子参与户外活动,亲近阳光,适当的体育活动对增强体质非常有效。
通风良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慢性疾病,定期开窗换气,有助于稀释空气中病毒飞沫和气溶胶的浓度,降低病毒的传播风险。
通过上述措施,家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年幼的患儿避免多次多重病原体感染,同时也为孩子营造一个更健康、更安全的成长环境。
在医院接受了病原体检测以及必要的对因对症治疗后,恢复期治疗和护理主要在家中完成。儿童呼吸道的恢复需要一段时间,一般来说至少需要两周到一个月才能逐渐恢复好,包括呼吸道上皮细胞及其纤毛的生长与恢复。家长不能操之过急,没等彻底恢复正常就急迫地往学校送,这是不可取的。
呼吸道抗炎可以帮助孩子尽快恢复,抗炎不是指使用抗生素,而是指抗黏膜的炎症,最重要的措施是雾化吸入。雾化吸入的药物主要是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本身是局部用药,浓度很低,国际公认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减少黏膜炎症,促进黏膜屏障恢复的重要手段之一。申昆玲教授建议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在恢复期的时候采取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两周到四周,再根据孩子恢复的情况,比如有无呼吸道症状,肺功能是否正常,有无其他基础过敏和哮喘,然后决定吸入治疗的时间。
近年来,“免疫债”进入大众视野。“免疫债”的核心是“欠下的免疫经验”,由于缺乏足够的暴露于常见病原体,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可能导致他们的免疫系统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需要注意的是,科学界还在持续观察和研究这一公共卫生领域的新概念,以及其对人体健康的长期影响和具体后果。
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加强孩子自身的免疫力相当重要。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是机体的两大免疫特点。临床证据表明,细菌溶解产物可以提高孩子的固有免疫力,减少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次数。服用呼吸道细菌溶解产物后,细菌刺激机体的固有免疫,增强的免疫力对呼吸道感染能够发挥明显有效的保护作用。去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连发三篇文章,证实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在防范重症、减少住院率、降低急诊风险等方面表现突出。需强调的是,儿童使用药物跟成人有很多不同。滥用药物或者随意用药都是不可取的,必须要考虑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应该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规范用药。
儿童是家庭照护的重点人群,帮助提升家长对呼吸道感染的认知,才能全方位提高患儿的疾病管理水平,减少感染的发生风险,避免对孩子生长发育的潜在伤害。康健园 全方位防治冬季儿童呼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