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慢性病:防治慢病 刻不临床试验招募容缓2022年11月14日
关注慢性病:防治慢病 刻不临床试验招募容缓2022年11月14日慢病又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infectious chronic diseases,NCDS)”或“慢性病”,它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针对一组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的病因证据,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慢病具有治疗周期长、无法治愈、病因复杂等特点,其治疗对医生的治疗管理依赖度高,需进行长期健康管理以减缓病程,预防并发症。但在我国,由于医生及医疗资源稀缺,患者在离开医院之后,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地院外院后健康管理,患者的需求与现有的医疗资源稀缺呈现倒挂状态。
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称,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口腔疾病,以及内分泌、肾脏、骨骼、神经等疾病。慢性病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居民健康,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高达86.6%,造成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慢性病防治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均提出了“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的任务要求,并明确了“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的发展目标。 但当前全社会对慢性病防控的重视程度仍然较低,群众自我保健意识薄弱,现有防治体系和服务能力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慢性病防治形势仍然严峻。
慢性病防止不当容易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并且慢病患者对医生的管理依赖度高、年人均治疗花费高,且患者对于院外处方药品、新特药需求量大。有效的慢病管理,能大大提高慢病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改善病人心理健康,同时还可通过降低患病率与并发症发生率节约医疗开支。然而现实情况是,传统的慢病管理方式存在信息孤立、诊疗效率低下、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低、患者依从性低等痛点。
针对这些问题,互联网线上慢病管理平台应运而生,通过打破信息孤岛、提升诊疗效率、赋能价值链上多方参与者,来有效解决诸多医疗痛点。相比传统慢病管理方式,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分级诊疗、提高依从性、降低就诊门槛、优化医疗诊断,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在2019年末爆发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各地的线下医疗机构资源紧张,众多慢病患者面临着“缺医断药”的困境。线上就诊就成了唯一一个能为患者提供安全便捷医疗服务的方式和手段。作为国内领先的慢病管理平台,医联利用自身优势为广大慢病患者群体提供线上慢病管理服务,紧急开通了“全国慢病救助通道”,为慢性病患者提供线上公益救助,得到从膳食营养到心理健康全方位的健康科普和用药指导,享受复诊续方、送药上门等服务外,还推出线上大型慢病公益义诊活动“慢病云诊室”,为肝病、HIV、糖尿病及精神心理等病种的慢病患者提供便捷的线上问诊通道,为患者提供1对1的专业医生团队服务。
相较疫情发生之前,中国患者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接受度有所提升。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一些互联网医疗平台线日,微医宁夏互联网医院抗击新冠肺炎义诊通道访问量超1.3亿人次,5.4万余名医生在线接诊,累计提供医疗咨询服务175万人次。而平安好医生在疫情期间接诊平台累计访问人次也达到11.1亿,新注册用户量增长10倍。
针对慢病患者就医困难的现状,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相关人员也曾多次提出鼓励互联网医疗平台提供线上慢病管理服务.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在对慢性病复诊,慢性病患者用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缓解了线下医疗机构的紧张压力,降低了线下医疗机构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给医生及患者们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疫情期间,医联成都高新海尔森互联网医院(简称医联互联网医院)在成都医保局的指导下,正式开通成都地区在线医保个人账户支付通道,为成都市民提供“看病不出门,问诊不排队,线上可购药,支付可医保”服务,旨在最大限度降低患者们去医院就诊带来的病毒交叉感染风险,减轻医院就诊压力。
这一举措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支持和认可,3月2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在互联网医疗机构复诊可依规进行医保报销。
“我有糖尿病好几年了,疫情之前都是定期去医院复诊、拿药。但受到疫情影响,医院停诊,我们作为易感人群,也不太敢去医院,怕引发交叉感染。自从儿女给我介绍了互联网医院,上面的医生不仅为我提供免费的服务咨询问诊,而且我在线上续方购药,直接就能医保结算,还给我送药上门了。不出门就能享受到这些服务,真的要比之前方便许多,而且也能保障我的人身安全,降低我的感染风险,确实帮我解决了很多问题。”一位糖尿病患者在体验过互联网医院后向记者表示。
有专业人士指出,在线医保支付一直是互联网医疗行业的瓶颈,医联的这一举措,使得平台在线问诊、购药、结算、药品配送这一闭环更加完整,不仅方便患者,还扩大了在线诊疗的服务人群和服务内容,让互联网医疗行业真正进入一个加速时代。在政策驱动下,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打通了问诊、电子处方开具、医保支付等闭环就诊服务全流程,正在得以快速发展,随着中国商业健康险的发展,慢病相关医疗服务市场规模预计2024年将增长至人民币85.5亿元,预测期年复合增速达63.1%。
成立于2014年的医联,从打造医生社交平台为起点,经过6年的耕耘,医联平台上已经聚合了超80万的实名认证医生,4.8万余名的签约医生,通过医生将患者带到平台上进行慢病管理,塑造了稳固的医患关系链。医联从肝病领域切入,截至目前,平台上有6000余医生管理着约8万人次的乙肝患者,全病程管理显著提升了诊疗效率。此后,医联将在肝病领域的管理经验继续复制到慢性肾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HIV、呼吸哮喘、儿童ADHD、精神心理等多个慢病病种管理中,结合AI和医疗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围绕着“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长期科学的健康管理服务,通过配以专科医生,AI助手,人工医助以及营养师等来多个管理角色来共同对患者进行群管理,有效提升慢病患者的治疗率、控制率及有效率三大金指标。
目前,互联网慢病管理参与企业类型众多,包括以医联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微医、平安好大夫、春雨医生为代表的线上问诊平台;京东健康、阿里健康为代表的医药电商;以及东软为代表的的医疗信息化服务商等。各企业基于不同的切入点及商业优势,积极布局各自的互联网管理生态。 其中,在慢病管理领域中,医联、智云在产品丰富度与服务专业度上都拥有行业领先水平。
对此,医联创始人兼CEO王仕锐表示,“相比传统慢病管理方式,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可以在院前院后及院外帮助医院实现分级诊疗、提高患者依从性。而医联的慢病管理业务基于线下医患关系展开,用户粘性高,这是医联平台的优势之一。医联不仅能够为医生提供更具高效的患者管理工具,帮助医生优化医疗诊断,提高治疗效率,同时也能帮助及监督患者对他们自身的身体健康进行科学管理,提升他们的带病生活质量,未来十年,医联会将继续聚焦在慢病管理领域,积极赋能各方,惠及到更多的患者。”(一鸣)
慢病又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infectious chronic diseases,NCDS)”或“慢性病”,它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针对一组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的病因证据,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慢病具有治疗周期长、无法治愈慢性疾病、病因复杂等特点,其治疗对医生的治疗管理依赖度高,患者招募需进行长期健康管理以减缓病程,预防并发症。但在我国,由于医生及医疗资源稀缺,患者在离开医院之后,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地院外院后健康管理,患者的需求与现有的医疗资源稀缺呈现倒挂状态。
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称,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口腔疾病,以及内分泌、肾脏、骨骼、神经等疾病。慢性病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居民健康,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高达86.6%,造成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慢性病防治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均提出了“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的任务要求,并明确了“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的发展目标。 但当前全社会对慢性病防控的重视程度仍然较低,群众自我保健意识薄弱,现有防治体系和服务能力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慢性病防治形势仍然严峻。
慢性病防止不当容易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并且慢病患者对医生的管理依赖度高、年人均治疗花费高,且患者对于院外处方药品、新特药需求量大。有效的慢病管理,能大大提高慢病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改善病人心理健康,同时还可通过降低患病率与并发症发生率节约医疗开支。然而现实情况是,传统的慢病管理方式存在信息孤立、诊疗效率低下、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低、患者依从性低等痛点。
针对这些问题,互联网线上慢病管理平台应运而生,通过打破信息孤岛、提升诊疗效率、赋能价值链上多方参与者,来有效解决诸多医疗痛点。相比传统慢病管理方式,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分级诊疗、提高依从性、降低就诊门槛、优化医疗诊断,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在2019年末爆发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各地的线下医疗机构资源紧张,众多慢病患者面临着“缺医断药”的困境。线上就诊就成了唯一一个能为患者提供安全便捷医疗服务的方式和手段。作为国内领先的慢病管理平台,医联利用自身优势为广大慢病患者群体提供线上慢病管理服务,紧急开通了“全国慢病救助通道”,为慢性病患者提供线上公益救助,得到从膳食营养到心理健康全方位的健康科普和用药指导,享受复诊续方、送药上门等服务外,还推出线上大型慢病公益义诊活动“慢病云诊室”,为肝病、HIV、糖尿病及精神心理等病种的慢病患者提供便捷的线上问诊通道,为患者提供1对1的专业医生团队服务。
相较疫情发生之前,中国患者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接受度有所提升。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一些互联网医疗平台线日,微医宁夏互联网医院抗击新冠肺炎义诊通道访问量超1.3亿人次,5.4万余名医生在线接诊,累计提供医疗咨询服务175万人次。而平安好医生在疫情期间接诊平台累计访问人次也达到11.1亿,新注册用户量增长10倍。
针对慢病患者就医困难的现状,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相关人员也曾多次提出鼓励互联网医疗平台提供线上慢病管理服务.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在对慢性病复诊,慢性病患者用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缓解了线下医疗机构的紧张压力,降低了线下医疗机构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给医生及患者们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疫情期间,医联成都高新海尔森互联网医院(简称医联互联网医院)在成都医保局的指导下,正式开通成都地区在线医保个人账户支付通道,为成都市民提供“看病不出门,问诊不排队,线上可购药,支付可医保”服务,旨在最大限度降低患者们去医院就诊带来的病毒交叉感染风险,减轻医院就诊压力。
这一举措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支持和认可,3月2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在互联网医疗机构复诊可依规进行医保报销。
“我有糖尿病好几年了,疫情之前都是定期去医院复诊、拿药。但受到疫情影响,医院停诊,我们作为易感人群,也不太敢去医院,怕引发交叉感染。自从儿女给我介绍了互联网医院,上面的医生不仅为我提供免费的服务咨询问诊,而且我在线上续方购药,直接就能医保结算,还给我送药上门了。不出门就能享受到这些服务,真的要比之前方便许多,而且也能保障我的人身安全,降低我的感染风险,确实帮我解决了很多问题。”一位糖尿病患者在体验过互联网医院后向记者表示。
有专业人士指出,在线医保支付一直是互联网医疗行业的瓶颈,医联的这一举措,使得平台在线问诊、购药、结算、药品配送这一闭环更加完整,不仅方便患者,还扩大了在线诊疗的服务人群和服务内容,让互联网医疗行业真正进入一个加速时代。在政策驱动下,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打通了问诊、电子处方开具、医保支付等闭环就诊服务全流程,正在得以快速发展,随着中国商业健康险的发展,慢病相关医疗服务市场规模预计2024年将增长至人民币85.5亿元,预测期年复合增速达63.1%。
成立于2014年的医联,从打造医生社交平台为起点,经过6年的耕耘,医联平台上已经聚合了超80万的实名认证医生,4.8万余名的签约医生,通过医生将患者带到平台上进行慢病管理,塑造了稳固的医患关系链。医联从肝病领域切入,截至目前,平台上有6000余医生管理着约8万人次的乙肝患者,全病程管理显著提升了诊疗效率。此后,医联将在肝病领域的管理经验继续复制到慢性肾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HIV、呼吸哮喘、儿童ADHD、精神心理等多个慢病病种管理中,结合AI和医疗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围绕着“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长期科学的健康管理服务,通过配以专科医生,AI助手,人工医助以及营养师等来多个管理角色来共同对患者进行群管理,有效提升慢病患者的治疗率、控制率及有效率三大金指标。
目前,互联网慢病管理参与企业类型众多,包括以医联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微医、平安好大夫、春雨医生为代表的线上问诊平台;京东健康、阿里健康为代表的医药电商;以及东软为代表的的医疗信息化服务商等。各企业基于不同的切入点及商业优势,积极布局各自的互联网管理生态。 其中,在慢病管理领域中,医联、智云在产品丰富度与服务专业度上都拥有行业领先水平。
对此,医联创始人兼CEO王仕锐表示,“相比传统慢病管理方式,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可以在院前院后及院外帮助医院实现分级诊疗、提高患者依从性。而医联的慢病管理业务基于线下医患关系展开,用户粘性高,这是医联平台的优势之一。医联不仅能够为医生提供更具高效的患者管理工具,帮助医生优化医疗诊断,提高治疗效率,同时也能帮助及监督患者对他们自身的身体健康进行科学管理,提升他们的带病生活质量,未来十年,医联会将继续聚焦在慢病管理领域,积极赋能各方,惠及到更多的患者。”(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