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招募最高37度!申城今起高温驾到常态化防控2022/7/24慢性疾病
临床试验招募最高37度!申城今起高温驾到常态化防控2022/7/24慢性疾病申城昨天拉响高温黄色预警,最高气温一度攀升至37度,市民普遍体感闷热难耐。“副热带高压天”即将来临,酷暑时节需要注意点啥?常态化防控情况下,市民如何才能安然度夏?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就此采访医学专家求解。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院区急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马可解释:市民熟悉的副热带高压天,其实是气象学上的一种现象。“副热带高压”位于副热带地区的暖性高压系统。它对中、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之间的水汽、热量、能量的输送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夏季影响中国大陆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副热带高压会为天气带来两种典型变化,其一是持续高温,其二是雷阵雨天气多发。专家由此列出防病指南。
马可表示,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又遇高温,中暑发生概率会明显增加。市民应该避免阳光直射,减少户外活动,一旦大量出汗需要及时补充盐水。至于老年人群,慢性疾病由于体感变化反应较慢,建议适当开空调通风。
户外活动时,可寻找树荫遮阳,同时记得戴遮阳帽、太阳眼镜,穿防晒服或防晒衣。至于日常防晒,不同日晒指数使用的防护方式不同,建议三伏天日晒指数较高时,多种防晒方式可并用。
副热带高压带来炎热天气,往年夏季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马可说,高温又潮湿,食物特别容易变质,急性肠胃炎这一季节最易发生。市民应注意不吃不洁食物、不要暴饮暴食,方可防患未然。
随着堂食恢复,市民享受美食的机会也有所增加。专家提醒,高温时节,夜宵、烧烤、撸串尽量控制次数,不要暴饮暴食、过度饮酒,以免引发急性肠胃炎、酒精性肝损伤甚至诱发急性胰腺炎。居家生活中,隔夜、不干净、已过保质期的食物不要吃,易变质的食物该放冰箱放冰箱,生熟分开,饮食注重干净卫生,谨防病从口入。
相比疫情之前,近两年夏季呼吸道疾病明显回落。专家说,这与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有密切关联。依靠呼吸道传播的疾病,一旦人群戴上口罩后,飞沫传播几率大幅下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长,“传染病防治法则”发挥作用,呼吸道发病率随之跌落。马可同时表示,一些市民担心高温天佩戴口罩对肺部有损伤,事实上,这样的担忧没有必要。佩戴口罩并不隔离氧气,也不会增加额外负担,至今未看到临床上因缺氧发生的“呼吸死腔”。
但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患者,专家提醒,高温天还应格外注意,日常监测血压、血糖等,不随意减药,夏日注意补充水分,可较平日多喝800毫升至1000毫升水,小杯多次,尽量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一旦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应第一时间前往就诊,为救治争取宝贵时间。
马可最后表示,副热带高压天还会带来气候急剧变化、台风天多见,这一阶段,市民出行也应注意高楼外墙、窗户等,以防发生外伤。
记者同时获悉,目前申城多家医疗机构已全面恢复医疗服务,满足市民夏日就诊需求。3月26日起调整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院区,昨天已正式恢复医疗服务,院区37个科室全面开放门诊、急诊、住院工作,包括内镜中心、体检中心等服务,两日门急诊量分别达3383人次、2720人次。
华山医院宝山院区门诊部负责人介绍:院区简化就诊流程,缩短患者排队等待时长,市民可通过场所码或数字哨兵扫码入院;B超开单、自助付费、预约等一系列流程“去纸质化”,医生诊间确认患者检查时间,同时做好与母体医院的同质化医疗管理,开启跨院区检查预约共享服务,尽可能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市民夏日就诊提供更多周到与便捷。癌症